浙江自贸区某创业园区员工小张告诉记者:“具体的复工复产数据我不太了解,但我们园区应该是百分之百复工了,连前段时间不让开放的健身房都营业了”。
上海临港新片区某企业员工表示:“从沪芦高速和两港大道堵车开始,我感觉到全面复工了。”根据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其产业园区1470家企业复工率达到95.4%。

“一方面,湖北自贸试验区相关部门要积极提供指导服务,积极通过在线平台提供及时全面的指导服务,确保企业对相关信息应知尽知、应享快享。另一方面,积极对接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做好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客户的对接、签约工作。”盘和林建议。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8个自贸试验区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发挥“压舱石”作用。2019年,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3.1%;落地外资企业6242家、利用外资1436亿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15%。因此自贸试验区加快复工复产一方面直接有利于我国稳外贸、稳外资,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国际传递中国有序复工复产的信号,提高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例如,为解决员工返程难,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用“返岗人员接送专车”远赴多省接回员工,并组建医疗队伍,对外省复工员工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保安全开工。为解决员工短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联合人力资源部门,采用“云招工”方式,积极推广线上招聘和远程面试。为解决审批、办税等政务困难,广东、江苏、山东、陕西等多个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中心采取“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等“非接触”形式办理涉企业务;陕西自贸试验区中心片区盒马鲜生运营中心项目仅用1天时间就拿到了电子证照。为解决招商困难,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在3月上旬举行“线上+线下”集中动工签约,涉及59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600亿元。为解决资金困难,多个自贸试验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强化信贷支持力度。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为帮助无纺布原材料聚丙烯生产企业迅速扩大产能,协调银行“急事急办”,在1天内完成1亿元贷款审批。
“目前多数自贸试验区企业在复工上困难已不大,但因近期海外疫情蔓延导致订单下降,一些企业在复产上遇到困难。此外海外疫情蔓延也加剧了国际物流和国际业务拓展等困难,影响自贸试验区企业的复工复产。”肖本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