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指出,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中枢,中国万幸控制住了疫情,经济也开始慢慢恢复。但谁也无法保证下次疫情危机或自然灾害或政治决策不会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更严重、更长期的危害。去全球化的过程也伴随着很多风险。各国寻求供应链多元化肯定会造成冗余,增加生产成本,囤积关键物资也会遇到资金困难。

文章强调,更好的办法是推动高效的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比如,在公共卫生领域,由世卫组织监管建立庞大的共享预警系统,在各地区中心储备医疗设施,商议疫苗研发生产的融资协议。这样才能提高全球应对大规模疫情的能力而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国家安全方面,各国在网络空间、数据治理、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领域都需要商议“军控条约”,这样既能鼓励科技创新又能避免让新兴科技武器化。
